第34章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(第1/2页)
为了明确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学术宗旨,一九二八年五月,傅斯年撰写了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》一文,以研究所筹备处的名义刊登在十月出版的《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》上。
在史学界,有个公认的观点,对于中国近代史学,有两篇文章具有里程碑意义:其一,是一九零二年梁启超所发表的《新史学》;另一,就是傅斯年(的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》。前篇系开风气之先,后篇则是近代史学的宣言;两者对于日后中国史学的发展影响,是既深且远。
在”旨趣”中,傅斯年首先通过对于欧洲历史学、语言学研究状况的简要介绍,揭示了这两门学科的内容、范围、方法和研究宗旨。
他“写道”:历史学和语言学在欧洲都是很近才发达的。历史学不是著史:著史每多多少少带点古世中世的意味,且每取伦理家的手段,作文章家的本事。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,利用自然科学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,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,所以近代史学所达到的范域,自地质学以至目下新闻纸,而史学外的达尔文论,正是历史方法之大成。”
在这里,傅斯年开宗明义便反对“著史”,因为在他看来,著史每多多少少带点古世、中世的意味,且每取伦理手段,作文章家的本事。傅斯年立意打破中国春秋笔法和文史合一的传统,于此表露无遗。他反对“疏通”,认为只要把材料整理好,则事实自然显明了。依此,外加的“见解”或多余的“推论”,皆不可取,甚至是“危险的事”。在他的授课讲义《史学方法导论》里,傅斯年犹一再提示直接史料与间接史料的不同价值。以致民初学人之间,他格外推崇王国维和陈寅恪,其故皆因二位懂得运用中、外直接史料,创造出辉煌的成果。
对于近代的史学家,傅斯年最为推崇的是德国的历史学家兰克。
利奥波德•冯•兰克(德语原名:LeopoldvonRanke,1795年12月21日—1886年5月23日,享年90岁),日耳曼族,著名历史学者。被称为十九世纪德国和西方最著名的历史学家,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研究历史的兰克学派的创始人,近代客观主义历史学派之父。
兰克的《一四九四年至一五一四年拉丁与日耳曼民族史》(HistoriesoftheLatinandGermanicNations,1494-1514),向来被公认为西方近代史学的里程碑,它的序言学界尤耳熟能详。
兰克说道:历史曾经被赋予判断过去,指导现在,以为未来谋福的职责。本书不希望有如许的期待,它仅是陈述事实的真况而已。兰克的呼吁历史仅是“陈述事实的真况”(wieeseigentlichgewesen),初闻之下语调似极谦卑,实则不然。这句话正是近代史学的精神标帜,它象征历史的独立宣言,史学从此毋复是神学、哲学的奴婢,亦非文学、艺术的附庸。
对兰克而言,平铺直叙地呈现史实,纵使感到抑制与无趣,仍然是史学的至高法则。所以舞文弄墨,并非史家分内之事。兰克自许己身的著作咸得自辛勤爬疏的原始资料,果非万不得已绝不假手间接史料;得以符合如此严苛的史料纪律,他感到万分的自豪。
而“史实自明”也同样是傅斯年反对“疏通”的理据。傅斯年坚信:史学的对象是史料,不是文词,不是伦理,不是神学,并且不是社会学。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,不是作艺术的建设,不是做疏通的事业,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,或那个主义。
在这里,不难看出,傅斯年的这些思想和兰克这方面的主张,是一脉相承的。
傅斯年在”旨趣”中写道:“欧洲的语言学产生于十八、十九世纪之交,经过几个大学问家的努力,很快发达了起来,不论是综合的系族语言学,还是各种专门的语言学,都已蔚为大观,尤其是实验语音学、方言的研究,成绩更为突出。……本来语言即是思想,一个民族的语言即是这一个民族精神上的富有,所以语言学总是一个大题目,而直到现在的语言学的成就也很能副这一个大题目。”
傅斯年说;“中国的情况又是如何呢?语言学和历史学在中国发达甚早,公元前二纪的司马迁,传信存疑,别择史料,写作《史记》八书、制作年表,“若干观念比十九世纪的大名家还近代些”。北宋的欧阳修作《集古录》,研究直接材料,“是近代史学的真功夫”。司马光作《资治通鉴》,“遍阅旧史,旁采小说”,和刘颁、刘恕、范祖禹诸人,利用一切可以搜集到的材料,认真比勘考订。到北宋晚年这方面又有长足的进步。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向发展下去,到了明朝,就应该有当代欧洲的局面了。可是元朝以异族人入主中原,明朝崇尚浮夸,所以历史学、语言学不仅没有进步,反而后退了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