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章 几乎个个成才 (第1/2页)
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恢复后,傅斯年等人便积极筹划招生工作。
为了使招收研究生有章可循,傅斯年与副所长郑天挺等商议,专门制定了《国立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招考研究生办法》,对研究生招生数量、专业、考生资格、考试办法、待遇、考试地点、考试时间等都做了明确规定。
按规定报名者必须经过三个审考程序:考生首先提交一篇论文,审查通过后再参加笔试,笔试通过后再进行面试,其中笔试主要考外语和专业课。
从1939年至1941年,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共招考三届学生,傅斯年对考试相当重视,每次都亲自主持,也相当严格。
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1939年第一届研究生共录取10人,分别是杨志玖、马学良、王明、逯钦立、任继愈、阴法鲁、阎文儒、汪篯、周法高和刘念和。1940年第二届研究生共录取7人,分别是王玉哲、李埏、刘熊祥、董庶、殷焕先、王叔岷和李孝定。1941年第三届招生共录取5人,分别是王利器、魏明经、王达津、程溯洛和高华年。
傅斯年主持的招考录取,有两个鲜明的特点。
其一是录取方式并非单一刻板,有极大的灵活性。
这一点,在对王利器的招考录取过程中有充分体现。
王利器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,毕业论文是《风俗通义校注》,在国民党政府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会考中,该论文得了满分。
听说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在重庆招生,他急忙前去应考。由于王利器住在僻远的山区,等赶到重庆时已误了考期。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到了傅斯年。
傅斯年看了他的《风俗通义校注》后,决定对他单独进行考试,首场考试科目是英语。当时正处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,敌机时常轰炸重庆。一场英语没考完,警报就响了7次,他们也往防空洞中跑了7次。
在中午吃饭的时候,傅斯年告诉王利器,“你明天回江津去吧,敌机滥炸重庆,很危险,不要考了。我告诉你,你早就取了,还准备给你中英庚款奖学金。你去昆明,还是去李庄?由你选择。昆明有老师,李庄,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那里,有书读。”王利器选择了李庄,直接跟随傅斯年作研究生。
王利器被破格录取,表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对研究生录取更多的是注重学术研究能力,而非拘泥于形式。
其二是一视同仁,绝不偏袒北京大学学生。在恢复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的过程中,傅斯年即一再强调:“此一组织虽在系统上为北大之一部分,但决不予北大毕业生以特殊之方,研究生之考试向全国公开,其考试委员会组织,亦系内外参合,以明一视同仁之义”
第一届10名研究生中,北京大学毕业生6人,其他高校4人。第二届7名研究生中,北京大学毕业生3人,其他高校4人。第三届5名研究生中,只有1人为北京大学毕业生,其余4人均来自不同高校。
傅斯年实践了他对各高校一视同仁的诺言。
傅斯年任所长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,研究生被录取之后,在选择导师和学习地点方面都极为自由,充满民主气息。最初,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和史语所都在昆明,研究生因读书之便,一般与史语所住在一起。
1940年秋史语所迁至四川李庄,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仍驻昆明,因此,对于学生选择留在昆明或随史语所至李庄,傅斯年均予以尊重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