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笔下文学 > 大明求生记 > 第一百零一章 胜芳城械斗(上)

第一百零一章 胜芳城械斗(上)

第一百零一章 胜芳城械斗(上) (第1/2页)

但凡争斗,到最后的结果就会演成双方混斗,先是双方相劝,随后用手段,姚家在市面上加大收粮,王家放出多少就收购多少,米价立马腾贵,起先王家认为姚家收粮必定巨亏,可是人算不如天算,想不到南北直隶,先是大旱,后是水涝,京城米价连涨,最后连本地粮价居高不下,王家一想吃亏了,前期放出了那么多的米,白白便宜了姚家。
  
  这场天灾后还牵涉到了盐,边卫粮草不敷使用,不想朝廷颁布清理两淮盐法,遣太监王允中、佥都御史高明前往整治,户部须将兴利革弊之事逐一斟酌以闻。
  
  目前姚家手中不光有粮,还拥有大量盐引,而王家前期把大量盐引变现换成粮食卖了出去,手中穷的只剩下银子了,想不到在这个节骨眼上朝廷颁布十条盐法,清理两淮盐商,
  
  一、京城内外官员不许占中盐引。
  
  二、各缺粮草之处不许予开盐课。可收取粮食换取新的盐引。
  
  三,辽东各仓开中盐课中未纳者限六个月完成。
  
  四,两淮盐课利大,所以人多趋之,请存成化三年盐课,待充边备。
  
  五,请照整理两淮盐例清理两浙、山东、长芦(河北沧州)盐法。
  
  六,令盐课司官吏不得作弊受贿。
  
  七,不许官豪之家占据贫穷之户之盐课。
  
  八,灶丁剪办正课之余盐一律照例送官,不许走私。
  
  九,淮浙盐场有上中下项,以分拨起讼,令所司搭派,恐年久复有前弊,请盐法官及巡盐御史查禁。
  
  十,河东岁额盐课三十四万四千引,可得银十七万余两,但其盐为蒲解等州县(山西永济运城一带)人及流民窃取,以致私盐盛行,官盐价贱,宜力行缉捕。朝廷命揭榜示众,两浙山东长芦等地俟两淮事毕再行清理。
  
  就是说朝廷收紧盐引来换取粮食紧缺,对于手中时日长久的盐引过期作废不认可了,原本手中紧握着紧缺货源的姚家,陷入了资金周转不灵的危机,需要把大量盐引放出换取白银,可朝廷把河东岁额盐课三十四万四千引放出,姚家手中的盐引成了烫手山芋,私自不能放出,等于全成了白纸,损失巨大。
  
  而王家手中也没有了盐引,将无法继续粮食买卖,本来可以用手中的银钱购买散户之盐课,现在新规一发,这样的操作成了走私。
  
  两家遇到了相同的困境,姚家有粮,王家有银,本是一拍即合,双方可以互补渡过盐引的难关,可是姚家等到了一个能赚大钱的时候,就是因饥荒而缺粮,只要把存粮卖出去,可以大赚一笔,可谓是想不发财都难了。
  
  而王家有意补粮,毕竟王家的粮店无米可卖多日,眼望着姚家粮店抬高了价格,大发其财,要说不眼红那是假的,想想这些粮食原本就是自家卖与姚家的,现在如果再花高价买回来,就是巨亏啊。
  
  不想王家主持生意的王小姐力排众议,执意再次花高价收粮,不惜跟家族中的几位叔伯翻脸,把全部存银又买进了姚家存粮,显然这一笔卖出又买进直接亏了三万两银,直把姚家乐的数银数到手抽筋,前面说道姚家当家的是姚雍,举人出身,也是文采出众,朝中反馈过来的信息是,内阁彭时已经在京城大批放粮,粮食危机可解,姚雍一想正好可以把存粮卖给王家,能坑一把王家,对姚雍来说,那是最开心的事,一吐这些年来跟王家的恶气,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,却没有看到后续,随着时日的过去,饥荒越演越烈,粮食也是水涨船高。
  
  三十年风水轮流转,何况只是一年不到就转了,现在姚家穷的只剩下银子了,而王家把大批粮食不光在镇上卖,还运到了周边缺粮地区,又利用新政用粮食换取盐引,大大赚了一笔,饥荒前粮价是一两银子六石大米,北京保卫战后,一两能买五石米,当初王家卖给姚家的粮食是一两换四石三斗,随后,姚家又用三石一斗卖出给王家,而现在的米价一石米一两银的高位。王家不仅把亏了的窟窿补上,还大大地赚了一笔,当初反对王小姐的几位叔伯也是无话可说,直呼侄女大才也。
  
  王家把粮食越是卖的欢,对姚家的打击越大,人都有个脾气,何况姚雍这几天被姚家族内老人们数落的跟狗似的,抬不起头来,这本是生意上的事,双方也是你情我愿的没话说,可姚雍实在是气不过,就想出了一个主意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,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