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二十九章 朝廷要修铁路 (第1/2页)
就这样朝廷上下要修铁路的事,在内阁谢迁的推动下提了出来,历史正在脱离原有的轨道,即将发生了严重的偏离。其实早就在偏离了,从被修建平安镇起就开始了,章子俊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只是没察觉而已。
这一次由内阁谢迁把修建铁路提出来,遭到了朝野反对。户科给事中江炳,南京礼部员外郎姜甫,山东右参议王道,户部主事刘璋,右副都御史王忠,南京太常寺少卿胡之麟,礼部右侍郎傅瀚,工部主事项忠,工部右侍郎张悦,工部主事安澜,工部右侍郎张继,太常寺少卿兼侍讲学士董越,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范安,户部左侍郎汪戴......。反对者的名单可以一直列下去,几乎八九成不赞成修造铁路。
反对修铁路的理由有:(1)扰民。(2)夺民生计。(3)为外敌“缩地”,便其运兵。靡费大量银子去建一个只是为少数人服务的东西,而这少数人就是商人得最大的利益,加上封建迷信是一个重要原因。自古以来就有敬天敬地的传统,认为山川河流都有神灵,修建铁路会得罪神灵,破坏风水,因此遭到保守大儒学究们的强烈反对。
其次,社会稳定问题也是一个关键因素。大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,小农经济自给自足,人口流动较少,社会相对稳定。铁路的修建会促进人口和货物流动,打破原有的经济模式,可能导致社会动荡,因此担心这种变化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朝廷的统治。
礼部右侍郎傅瀚说道:“一旦修建了从天津到京城的铁路,漕运势必被替代,这将会有多少人因而失去营生而不活,如果发生动乱那可是在皇城根下......。”
户科给事中江炳道:“修建铁路则需要遇山开山,遇水建桥,这是得罪神灵的做法。”
工部右侍郎张继认为“铁路不利于大明稳定,百姓都世代居住在自己的家乡种地为生,社会也就相对稳定。但是铁路修建完成后就会促进交通运输体系发展,人口流动和货物流动都会随之频繁,就会打破原有的经济模式。可传承千年的经济模式岂是说改就能改的。”
修建铁路会破坏风水,占用土地,破坏既得者利益,铁路修建会冲击漕运,由此影响漕运总督等一大批官员的利益。礼部右侍郎林庭智的“烟伤庄稼,震动陵寝”一说,庄稼牵涉民生,而陵寝关乎祖宗香火,这样的理由一出,有谁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,硬要修建铁路呢?连谢迁只能禁声了。
可是也有人看到了铁路带来的好处,南京工部尚书傅聪说道:“别忘了榆林平安伯的铁路不管是对民生还是运送石煤,为当地民生起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,铁路可修也。”
这个时候偏偏有一人跳将出来开骂了,就是王琼啊,王琼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,自己在漕运的位置上干了三年了,当然看到了铁路的优点,按理说应该反对,如果朝廷大力发展火车,将会冲击现有漕运的位置,可是王琼不是一般人,还是感觉到了铁路带来的好处,再说了漕运也不一定会被取代。
章子俊接到了谢迁的文书,要求输送几名建造铁路的人材送往国子监,培养铁路专业人员。章子俊看后大笑道:“建造铁路可不是几个人读读书就能行的,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,这想的也他妈的太简单了。”
随即就回书道:“朝廷要修建铁路,臣下当然支持,关于培养这方面的人材,当属平安镇的轨道交通学院了,可以选派多人前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,因为在平安镇有实观,更有现成的铁路可供观摩啊,还有蒸汽机火车头及建造车厢方面的许多东西......。”
谢迁跟章子俊的书信就这样来来回回多次,最后谢迁不得不放弃幻想,如果朝廷要修建铁路,前期平安镇可以选派技术人员,帮助朝廷开办铁路工厂,制造铁轨,车厢等。
关于从京城到天津的铁路修建,可以平安镇提供火车头,有了这样一条样品铁路后,反对修路的人就能闭嘴了。
章子俊大乐,笑得见眉不见眼,因为当前这个结果,很像当年大清修铁路时的情景了,简直一摸一样,只有一点不一样,就是章子俊成了当年的大英帝国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