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笔下文学 > 崇祯窃听系统 > 620 郑成功

620 郑成功

620 郑成功 (第2/2页)

然后他又以旁观者的身份,仔细地分析了一下朝鲜那边的局势,崇祯皇帝感觉,朝鲜北部这边,可以暂缓经营,而朝鲜南部作为对倭国交战的根据地,还是不能像如今这样荒废,至少汉城平原那边什么的,都重新种植粮食,都能减轻很大一部分后勤压力。
  
  而且,从郑芝豹带回来的消息看,倭国德川家光的贼心不死,在拼老命想继续增兵。如此一来,就怕郑芝龙和李定国那边压力太大。
  
  这么想着,衡量了下可能的后勤压力之后,崇祯皇帝便立刻给卢象升下了一道旨意,让他领兵前移,去朝鲜南部坐镇,以应付可能的战局变化。至于大军所需要的粮食,济州岛那边可以供应一二。另外,从京师起运的一批冬装和粮食也已经通过天津港发出去,应该能赶上朝鲜南部的朝廷大军过冬。
  
  这道旨意,最终是用飞鸽传书到达辽东,这样速度上就能达到最快。指不定卢象升领兵南下,还能去凑凑热闹。毕竟一路上再无战事,又是骑军,推进迅速。
  
  忙完了这个事情,崇祯皇帝便又下旨招来了一直在当太子陪读的郑森,也就是被他赐名了的郑成功。
  
  在郑成功见礼的时候,崇祯皇帝细细地打量着。此时,郑成功已经二十一岁,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,英气勃勃之下,却也有沉稳之风。
  
  对此,崇祯皇帝大体上还是满意的,因此,等郑成功见礼完毕之后,他便微笑着说道:“朕听说你更喜欢领兵打仗?”
  
  原本郑成功接到旨意觐见,心中就在猜测,该不会是自己在太子陪读中对有关自然学识的学习,被宋应星之长子宋士慧比下去之事,皇上知道了吧?
  
  因此,在一听崇祯皇帝的问话之后,他顿时脸色一红,感觉真是这事,连忙恭声回奏道:“属下从小耳濡目染,听到更多的是海上纵横之事,听说将来大明水师会大有用武之地,因此属下确实对于海事更有兴趣!”
  
  他是太子陪读,又是郑芝龙的长子,因此有荫锦衣卫百户。当然了,这个锦衣卫百户,其实只是领一份俸禄,是皇帝对于有功文武大臣子女的一种奖励。因此自称属下,也能将就,毕竟锦衣卫是皇帝直属亲军。
  
  而他所说大明水师将来更有用武之地这事,不但来自于郑芝龙对他的训导,还有崇祯皇帝在上一次阅兵时候,把水师放在了压轴位置所引起的猜测。
  
  此时,郑成功面对崇祯皇帝,不敢否认,便据实回答了。
  
  在他看来,崇祯皇帝非常关注这自然学识的学习,甚至还表扬了太子,让太子都“不务正业”,一直在从事自然学识的学习。而自己这么另外,隐约表达出不想学,很可能会招来皇帝的训斥,让自己好好学习之类的。
  
  可谁知,崇祯皇帝听了,却是微微一笑道:“人各有志,朕是不会勉强的。不过你既然喜欢,那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便是!”
  
  一听这话,郑成功不由得大喜。不过他还没得及说什么,就听崇祯皇帝又对他说道:“你父亲在对倭战事中立下大功,朕一直寻思着,你家在海上的天赋,可不能埋没了。如此,朕派你前往福建水师中任海防游击如何?”
  
  之所以这么安排,崇祯皇帝其实是有几个考虑的。
  
  第一,这个时代,还没有武备学堂,领军打仗的本事,多是世代家传。而这,也是当初朱元璋规定军户世袭,武将世袭的原因之一。不能否认,郑芝龙是个海战高手,他的儿子从小耳濡目染,绝对会比其他普通人,更了解海战一事。
  
  第二,福建水师说起来是官方的,但其实还是郑家的船队。如果派别的将领去统领的话,并不是特别稳妥。而派郑成功过去,却不会有什么波折。对于朝廷来说,或者对于崇祯皇帝来说,郑成功是少年时候就在京师培养的,对于朝廷的忠心,那肯定要大于其他郑家子弟。对于他来说,这也是有利的。
  
  第三,提拔郑成功去掌管福建水师,也算是对郑芝龙立下军功,还有郑家源源不断的从南洋购买粮食支援朝廷这些事情的奖赏。
  
  当然了,这些都是暂时的措施,等差不多把大陆上的事情理顺之后,不管是哪支水师,都要绝对掌握在朝廷手中才行。开办武备堂,培养军事人才,就是势在必然之举。
  
  这些事情,郑成功自然不知道,此时的他,一听崇祯皇帝的话,顿时,非常意外,有点不敢相信地抬起头,看着崇祯皇帝的脸上,写满了惊讶之意。
  
  ()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,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