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笔下文学 > 大唐天将军 > 第二百四十一章 建立神策军,追封李瑄祖父为王

第二百四十一章 建立神策军,追封李瑄祖父为王

第二百四十一章 建立神策军,追封李瑄祖父为王 (第1/2页)

几天前,刘晏和杨绾奉命来到多玛的营帐。
  
  李瑄与他们商议关于青海之地的发展计划。
  
  李瑄准备建立青海郡,治所在伏俟城。
  
  河西走廊的祁连山以南,都属于青海郡。
  
  使青海郡与西平郡、张掖郡、酒泉郡、晋昌郡、敦煌郡、九曲郡相连。
  
  青海郡西到香日德地区。
  
  青海东北都是山地无人地带。只是将其纳入版图,人迹罕至。即便如此,李瑄也准备将青海郡划分十三县。
  
  将来一定是人口大郡。整个青海郡的面积,比河西走廊五郡加起来都大。
  
  在九曲、临洮黄河以南的大积石山,建立积石郡,囊括以前的通颊地区,建立笼络城(今玛沁县)为治所。
  
  如此,大唐就完美包围白兰羌。
  
  以后白兰羌不敢对大唐起丝毫异心。
  
  最后就是柏海郡,建立河源、柏海等五县,以柏海为治所。
  
  正好遏制住苏毗与吐蕃的联系之路。
  
  实际上,苏毗已经将吐蕃得罪死,背刺大唐的概率很低。只要有李瑄在,必然会有机会挥师逻些城。
  
  李瑄又与刘晏、杨绾商议将吐谷浑、吐蕃、党项安置在青海哪个地方。
  
  关于军队,需要重新调动。大唐陇右郡的防守区域,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  
  李瑄上奏李隆基将赤水军重新划归河西节度使。
  
  因为回纥也是敌人,没有赤水军,河西太过薄弱。
  
  另外,河西军还可以直接出阳关、玉门关至西域。
  
  最主要的是,没必要将近十万大军,安置在九曲。
  
  李瑄将哥舒翰的积石军,安置在积石郡的笼络城,将漠门军也安置在积石郡,建立莫门军城。
  
  平夷守捉安置在洮阳郡。
  
  九曲的武宁军(镇西军改)、金天军,暂且不动。
  
  宁边军调遣到原为树敦城的赤水城。
  
  威胜军调集到青海以南。
  
  原本的宁边军城、威胜军城荒废,作为百姓之城。
  
  九曲有武宁军足够。
  
  陇右的白水军调集到青海以北,威戎军调集到青海以东。
  
  这些调动皆是用以管理吐蕃俘虏和吐蕃百姓。
  
  兵马超过一万的安人军,分别驻扎在茶卡盐湖和都兰地区,建立新的安人城。
  
  河源军调到合河(今布哈河)驻扎。
  
  和吐蕃不同,唐军会调集吐蕃武士,配合汉人的工匠,在这些地方建筑坚城。
  
  原本的白水军城、威戎军城、安人军城,荒废成迁徙百姓的城池。
  
  唐军的战略重心,开始向雪域高原移动。
  
  原本唐军的那些戍堡、守捉、军城已经没有任何意义。
  
  李瑄最终敲定将陇右节度使的治所搬迁到伏俟城。
  
  临洮军也驻扎在伏俟。
  
  再把军队放置在湟水城,就有些本末倒置了。
  
  这样的布置,不是为了苟延残喘的吐蕃,而是为了更容易看管吐谷浑、党项、通颊、吐蕃等民族,甚至是震慑白兰羌国和苏毗国。
  
  绥和守捉,以后会改为振武军,进驻石堡城。
  
  现在石堡城虽然没有什么战略价值,但却是河湟之地到青海的要道,可以作为监视之用。
  
  陇右其他军如宁塞军、振威军、合川守捉,也都离开宁塞、西平郡。
  
  它们虽然只有五百到一千人,但这种小军、守捉的意义,就是为了遥控戍堡,巡查边界。
  
  否则就不能算是边军。
  
  李瑄将合川守捉调到乌海城,这实际上是苏毗的国境,但此要道一定要掌控在大唐的手中,苏毗也不会说什么。
  
  将振威军调到伏罗川,将宁塞军改为临蕃军,调到茶卡盐湖西北的乌兰地区。
  
  最后是计划新建立在柏海的三支军队,神威军、绥戎军、定戎军。
  
  这其中的重点是神威军。
  
  这一个月来,李瑄考虑再三,突然觉得神威军的名字不好,他准备不取神威这个名义,而是改为神策军。
  
  接下来的一两年,李瑄要想方设法入相。
  
  去长安不能把亲卫带上,因为李隆基会让金吾卫护卫他,最多带几个贴身的卫士,或者招募奴仆。
  
  一共一万五千人的神策军,驻扎在水草肥沃的柏海,还有牛羊享用。
  
  李瑄准备将亲卫,留在神策军,组成神策军的骨架。
  
  由临洮军副使南霁云,为神策第一任军使。
  
  以李晟为神策军副使,张万福为神策军副使。
  
  裴璎在神策军为骑将,其他神策卫,立跳荡功者,皆为神策、绥戎、定戎三军的衙将、郎将,未立者为押官。
  
  李瑄提拔一名叫曲环的河源军副使为定戎军使,他在战斗中非常勇猛,值得提拔。
  
  提拔河西掌书记段秀实为绥戎军使,计划绥戎军比定戎军多两千人马。
  
  在僚属中,段秀实是让李瑄放心为将的人。
  
  他要以神策为基,定戎、绥戎为两翼,这两万多兵马成为镇守吐蕃的第一防线。
  
  将来起事的时候,也能为他所用。
  
  等新占领的区域事态稳固,军士招募后,河东、朔方、河西步骑会抽调走。
  
  河西赤水军调回凉州城。
  
  而原本在凉州城的大斗军,调到白亭海边的休屠海,建立大斗军城,给回纥上一下压力。
  
  李瑄打垮吐蕃,在休屠海筑城,距离回纥一步之遥,回纥一定会多想,也会畏惧。
  
  因为和强盛的吐蕃相比,回纥不算什么。
  
  而如此强盛的吐蕃,三年时间被李瑄打垮,赞普也被生擒。
  
  青海至柏海发展规划,军事调动,此为第三份奏折。
  
  除此之外,还有一份家书。
  
  不知不觉,李瑄又长一岁,到了及冠的年纪。
  
  按礼制,李瑄当有一个表字。
  
  当然,大唐没有汉代那么重表字,有的文人权贵不称表字,也没有表字。
  
  奏折六百里加急送至长安后,李瑄没有在多玛停留,他押送着尺带珠丹等人,准备前往青海。
  
  顺便将石堡城解决……
  
  ……
  
  长安城。
  
  一个月前,李瑄派人快马加鞭将大破吐蕃的消息传到长安。
  
  一连几天,都有驿卒七百里加急飞奔至长安城中。
  
  从大非川骑兵破敌,到生擒尺带珠丹,全歼吐蕃士兵。
  
  得到这些消息,李隆基激动不已。
  
  特别是得到吐蕃全军覆没,生擒尺带珠丹的消息后。李隆基下诏休朝,大宴三日。
  
  他登台击羯鼓,手舞足蹈,肆意纵情,连头发散开。
  
  侍人想提醒,李隆基却置若罔闻,他用豪迈明亮的羯鼓声,表达他的心情。
  
  自登基以来,从未有一件战事,让他如此兴奋。
  
  他希望尺带珠丹像是当年颉利可汗见太宗皇帝一样,叩头行礼,并为他献上一支舞蹈。
  
  李隆基也知道李瑄还在处理战后的诸多事宜,短时间内无法回长安献俘。
  
  现在李隆基只期待李瑄将战报送达,他要仔细观看战报。
  
  看李瑄如何歼灭吐蕃三十三万大军,怎么生擒尺带珠丹?
  
  之前李隆基相信李瑄会获胜,却没想过短短数月间,有如此战绩。
  
  有大臣提出应当令李瑄乘胜追击,灭国吐蕃。
  
  但被李隆基训斥:“你比七郎还懂得兵法吗?”
  
  这些大臣不明白战争的意义。
  
  唐军从秋天,对战到来年春天,士气已无之前强盛。
  
  巴颜喀拉山口距离逻些城三千多里远。
  
  相当于长安到岭南的距离。
  
  而且路途艰难。
  
  这也是吐蕃敢不计后果挑衅大唐的原因。
  
  连好大喜功的李隆基都知道,没有一两年准备,大军无法继续深入。
  
  这些大臣不一定是为难李瑄,而是想以此得功,如果李瑄能直接攻入逻些城,他们这些提议者也有功勋。
  
  可是臣子之中良莠不齐,有些无能且无知。
  
  暮春三月,蝶舞莺啼的时候,李瑄的完整的战报,终于到达长安。
  
  李隆基与杨玉环正在曲江赏花,曲江花树迷离,柳岸杨柳如烟,花絮飞满天。
  
  曲江的岛上传来温婉的箜篌声,迷人心醉。
  
  杨玉环和李隆基还观看那曲江石刻上: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。
  
  两人都若有所思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,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