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笔下文学 > 大唐天将军 > 第四百零六章 回纥的妥协,大唐月报

第四百零六章 回纥的妥协,大唐月报

第四百零六章 回纥的妥协,大唐月报 (第1/2页)

李光弼拿下范阳以后,第一时间向李瑄告捷。
  
  在李光弼征范阳前,他已被李瑄任命为范阳都督。
  
  感性上,李瑄想让李光弼兼任范阳太守,但理性使李瑄没有这么做。
  
  一旦有开端,就会有止不住的趋势。
  
  当今范阳叛乱虽平,但局势依旧糜烂。
  
  范阳虽然面积广大,实际上人口并不多,在叛乱前有六万七千余户,三十八万余人。
  
  胡汉杂居,民风彪悍的地方,安禄山依旧有影响力。这家伙生前不吝啬对部下的赏赐,笼络人心。
  
  在这个节骨眼上,一个有能力的太守,尤为重要。
  
  安禄山叛乱后,“范阳”这个词也会变得极为敏感。
  
  深思熟虑上,李瑄任天下大元帅行军司马李泌为范阳太守,授银青光禄大夫,封邺郡公。
  
  希望李泌能整饬边疆局势。
  
  也是为李泌拜相做准备。
  
  范阳都督李光弼被李瑄授上柱国,封燕国公。
  
  而以范阳都督为首的范阳军,授兵五万,其中骑三万。卫范阳、密云、上谷等河北郡县军事。
  
  不足的战马,李瑄会分配给范阳军。
  
  李瑄相信李光弼会和李泌配合好。
  
  同时,李瑄提拔仆固怀恩成为范阳副都督。
  
  他知道仆固怀恩想法很多,但李光弼能压制他。
  
  李瑄也自信能控制这员虎将。
  
  在向李光弼传递文书的时候,还密令他整训军中,随时准备出征草原。
  
  契丹、奚、靺鞨、室韦、同罗等部在安禄山叛乱的时候出大力,残害中原,让李瑄很不痛快。
  
  李瑄又在北平郡卢龙城,建立平卢都督府。
  
  以王思礼为平卢都督,刘正臣为副都督。
  
  平卢军掌兵三万,其中骑兵一万两千。
  
  李瑄派遣幕僚柳绩为渔阳太守、王滔为北平太守,颜允臧为密云太守。
  
  配合李泌治理北地四郡。
  
  实际上,在平卢东北还有一郡,为柳城郡(今辽宁),是安禄山、史思明、李光弼的家乡,在改州为郡前名“营州”。
  
  虽隶属于河北道,但柳城郡只有柳城这一个县,而且人口也就几百户,共三千余人。
  
  在安禄山当政的时候,柳城被安排给契丹、奚。
  
  那块地盘,李瑄迟早要拿回来。
  
  类似的还有紧邻着范阳西北的妫川郡(今河北北部和内蒙古东部),也被安禄山安排给同罗和铁勒诸胡部落。
  
  这两个郡地广人稀,朝廷在公文上都往往忽视。
  
  当前,李瑄最主要还是经营范阳、渔阳、密云、北平四郡,作为出兵东北的最前线。
  
  四郡以南,为汉人居住地。
  
  河北道,是天下第一大道,自古以来,就有“天下资重”之称。
  
  在安禄山叛乱之前,整个河北的人口高达一千万人,特别是魏郡,共十五万户,一百一十万人。
  
  正因为如此,史思明才屡屡在河北招募到平民百姓为兵,屡败屡战。
  
  百姓被豪强欺压,活不下去,为一口饭吃,不会在乎是叛军和朝廷。
  
  此时,河北诸郡虽大部分无大伤,但常山郡、上谷郡、邺郡、赵郡等经过多次战斗,叛军劫掠多次,以至于尸横遍野,和河南道的荥阳、陈留、南阳、颍川等地差不多。
  
  所以灾害的救治,主要在河南、河北展开。
  
  这也是李瑄召河南、河北太守到洛阳的原因。
  
  九月中旬。
  
  三天前,李瑄刚收到李光弼收复范阳的消息。
  
  李瑄在七天前回到洛阳城。
  
  近三十年的岁月中,李瑄来过洛阳城的次数满打满算只有两次。
  
  而且还是他名气一般的时候,平定海贼吴令光时来回路过。
  
  但李瑄却在这座最古老的都城中,得到万民的拥戴。
  
  那一日万人空巷,洛阳城中所有老弱妇孺,都出城迎接平定安禄山的李瑄回来。
  
  安禄山在洛阳的时候,起初还装得人模狗样,一副为人君的气派,约束士卒不残害洛阳百姓。
  
  但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。安禄山麾下的骄兵悍将见抢不了洛阳,就去抢洛阳周边乡里。
  
  甚至能一口气跑到颍川、荥阳这些地方。
  
  无数百姓亲人被劫掠、杀死。
  
  其中,一个叫孙孝哲的叛将更是率兽食人,他劫掠以后,烧毁房屋,将良民杀死,以“逆贼首级”向安禄山讨要赏赐。
  
  那些村落的妇女,皆以反贼家人的名义,充为军妓。
  
  以至于洛阳周边的百姓纷纷跑入崤山、邙山。
  
  当安禄山逃离洛阳的时候,便不再装模作样,士卒在城中到处劫掠。
  
  幸亏他们逃得急,只劫富人、权贵的金银珠宝,平民百姓的铜钱他们看不上。
  
  安禄山的死,叛乱平定,使洛阳百姓由衷感激秦王,是以全城欢迎。
  
  那些权贵士族虽来迎接李瑄,但皆哭笑不得。
  
  他们想着自己的家产刚被劫走不久,还能否找回来。
  
  李瑄可顾及不到过气贵族们和富商们的感受,他只是感觉责任重大。
  
  如何才能完成变革,令百姓吃饱穿暖,才是李瑄要考虑的。
  
  洛阳,紫薇城,中书省。
  
  李瑄与李泌在堂中交谈论政。
  
  他已经告诉李泌前往范阳任太守的事宜。
  
  李泌没有拒绝。
  
  既已平定叛乱,李瑄一心强国富民,他愿助一臂之力,稳固北地四郡局势。
  
  等河南、河北诸郡太守到洛阳经过一番商议后,李泌就会出发。
  
  这段时间,李瑄令锦衣卫指挥使廖峥嵘加紧构建河北地区的锦衣卫体系。
  
  锦衣卫可以仅次于边关军情,动用驿站,将消息传递到李瑄手中。
  
  “河西走廊已传来消息,回纥以为安禄山被杀,果然不敢继续南下河西走廊和西进西域。默延啜只是召诸部在郁督军山举行盟会,并派使入唐。”
  
  召李泌入洛阳中书堂后,李瑄将刚得到的军令分享给李泌。
  
  默延啜还和历史上一样,非常谨慎。
  
  不久前,李瑄本想让敦煌都督郭虚己、武威都督李朱师一起,对付随时南下的回纥。
  
  李泌略施小计,就吓唬住默延啜,使其投鼠忌器,不敢南下。
  
  如果挑衅大唐,恰值安禄山覆灭,李瑄一定会进攻回纥。
  
  即便占领河西走廊也无法守住。
  
  主要是默延啜被“天将军”的气势吓住,打心底认为安禄山难以挡住李瑄的十几万铁骑。
  
  “回纥派使为试探,可惜我大唐已经剿灭安禄山,回纥错过取河西走廊的最佳时机。不过他们也是幸运的,如果真占领河西走廊,将承受秦王雷霆之怒。”
  
  李泌向李瑄说道。
  
  “多事之秋,少几战也是好事。格定天下的时候,大唐需要处理内部事宜,休养生息。”
  
  李瑄向李泌回答道。
  
  安禄山之乱,使大唐的矛盾直接浮于表面。
  
  李瑄不希望大刀阔斧改革的时候,再进行一次调兵遣将的大战。
  
  即便是一些征伐,仅靠边军都督足矣。
  
  “秦王有此心意,大唐中兴指日可待。”
  
  李泌虽是道家,但推崇“强干”、“务实”。
  
  他不单单精研易象,也博涉经史,善作文章,尤工于诗。
  
  因此,李泌在谋略和随机应变上十分强。
  
  如李泌这样的臣子,一定要遇到伯乐。
  
  如果建言献策不听,君主又听信谗言,李泌会很被动。
  
  也正是因为道家无为,使李泌不善于辩解,更不善于为自己辩解。也不会工于心计,用阴谋算计别人。
  
  这使得历史上的贪官、权臣,动不动都能踩李泌一脚。
  
  “最近有人劝说我处死投降安禄山的太守、县令,以及在东都洛阳为官的达奚珣等官吏,先生如何看?”
  
  李瑄向李泌问道。
  
  李隆基执政生涯中五次到达洛阳,累计长达十年时间,那时朝廷的中枢会从长安迁至洛阳,包括科举、典礼全部在洛阳进行,是名副其实的东都。
  
  只是开元后期以后,广运潭的出现,缓解了长安粮食压力,而且李隆基“缓歌慢舞凝丝竹,尽日君王看不足”,连早朝都不上,根本没有心思再长途跋涉。
  
  洛阳不仅有众多李隆基遗落、忘掉的妃子、宫女,还有众多官吏。
  
  这些官吏中除了比较刚烈洛阳留守李憕、中丞卢奕、采访使判官蒋清已经被安禄山砍头。
  
  剩下的河南尹达奚珣等洛阳官吏,还有一些退休在洛阳养老,但凡有点威望,都被安禄山拉出当伪官。
  
  抗旨不尊,就一刀砍死。
  
  许多人裹挟之中,不得不成为伪官。
  
  “如张介然、崔无诐那样名垂青史的官吏自然要追封。但国家不可能都是这样宁死不屈的高尚者。如果没有犯下罪恶,罢官即可。”
  
  不管是什么时候,李泌从来不会提倡杀戮。
  
  这种问题问李泌,李瑄大概已经猜出李泌要说什么。
  
  “本王也这么认为。如果不是彻底依附安禄山,我不会杀他们,但也不会再用他们。”
  
  李瑄点了点头。
  
  他和达奚珣是政敌,他当宰相的时候老小子一直和他作为。
  
  但李瑄没有趁机报复。
  
  把这些东都官吏清退,李瑄会裁剪一些不必要的官员。
  
  主要是洛阳令、河南尹这几个衙门全备。
  
  “秦王英明!”
  
  李泌难得恭惟李瑄一声。
  
  “此次平定安禄山叛乱,意义重大,更主要是去掉节度使,防止藩镇割据的局面发生。为防止将领权势过大,我会逐步收回将领都召兵权,军饷由朝廷发放,粮食周围诸郡县供应。都督不能长守,任期满调离更换。”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,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